如何评价《阿凡达2.水之道》?

更新下回答

《阿凡达:水之道》单日票房轻松破亿

成为了线下电影院走出寒冬的火苗

看完《阿凡达:水之道》的各位小伙伴

大家“溺水”了吗?

如果说《阿凡达1》开创了3D电影的时代

那么《阿凡达2

就可谓是将VFX发挥到了极致的存在

身临其境般的视觉效果

仿佛让整个电影院都变成了水族馆一样

以至于让很多影迷在看完电影的当晚

梦到自己学会了潜水……

导演詹姆斯·卡梅隆

这位封神级的导演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

他每部新作几乎都为行业掀起“技术革命”

终结者2》首次使用动捕技术

《深渊》将电脑动画引入拍摄

《阿凡达》借助头戴式摄像头和

软件算法进行面部动作捕捉

而且将电影行业推入了“3D元年”

如今的《阿凡达2》首次采用了裸眼3D技术

再一次轰动电影制作界

1、视觉盛宴

随着电影的上映,《阿凡达:水之道》的神秘面纱不断被揭开,根据卡梅隆导演在不同平台采访的内容来看,虽然制作电影涉及到了许多新技术,但工作量仍然十分庞大,一个镜头大概要制作几百个版本,才能收获最满意的画面。

诚如片名所言,《阿凡达2》的领域从陆地拓展到海洋,而众所周知,海洋的特效几乎是所有特效中最难的,卡梅隆想要突破自己在《阿凡达》中创下的特效天花板。《阿凡达2》的特效也完全不负众望,精彩绝伦、无与伦比、摄人心魄,让电影真正成为不可替代的视觉奇观。

甚至,电影的特效比我们看过的任何海底世界都更清晰、更梦幻、更瑰丽。尤其是电影的第二幕有超过30分钟的海底世界呈现,给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。一大波海底生物从我们身边游弋而过,清晰、透明、开阔,观众身临其境、目不暇接,仿佛真的置身于这个玄妙神秘的潘多拉星球

2、索尼VENICE Camera

自从卡梅隆宣布要出《阿凡达》续集开始,就有不少人猜想他这次会使用哪种相机?作为“爆片”的导演,一举一动,一个小小的选择都会引起不小的反响,经过团队的讨论,卡梅隆和制片人乔恩兰道决定采用带有3D立体装置的索尼威尼斯摄像机用于《阿凡达》第二部和第三部,更是请到了荣获奥斯卡获奖电影的摄影师拉塞尔卡彭特拍摄,该摄影师也曾拍摄《泰坦尼克号》与卡梅隆是多年合作伙伴及好友。

之所以会选择使用威尼斯摄像机,是因为卡梅隆在对其测试阶段,发现拍摄出来的画面很丰富,整体的高光和光源也非常明亮,给人一种深沉且柔美的感觉。这种拍摄出来的画面同样让卡梅隆第一次深刻体会到“高动态范围图像”一词的含义。

科普:高动态范围图像(High-Dynamic Range简称HDR),相比普通的图像,可以提供更多的动态范围和图像细节,根据不同的曝光时间的Low-Dynamic Range图像,利用每个曝光时间相对应最佳细节的LDR图像来合成最终HDR图像,能够更好的反应人像在真实环境中的视觉效果。

在17年9月,索尼也表示,它们已经与Lightstorm密切合作,定制Venice摄影机——索尼首款全画幅数字电影摄影机。

该摄影机使用新的索尼布线系统,Venice的唯一部件将是图像传感器光学块,从而将机载相机重量减少到每个传感器块约3磅(约2.72斤)。通过减轻重量和改善人体工程学,Cameron和Lightstorm团队将能够以更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进行拍摄,来满足制作的特定需求,时间点恰好卡在《阿凡达》续作的开始。

3、面部捕捉

阿凡达动作捕捉舞台,并没有采用在演员脸上放置反光标记来捕捉表情的传统方法。取而代之的是,演员们戴着特殊的工具,例如带有微型相机的头盔。该设备以前所未有的程度记录了面部表情和肌肉运动。

最重要的是,摄像机还记录了眼球运动,这是先前系统所缺乏的一项功能,可以使CG角色显得更加灵动。

4、超级渲染

为了完成《阿凡达2》部分画面的渲染任务,制作工作室调用了六千个处理器渲染了一年之久。具备强大算力的装备非常关键,这些耗时耗能的装备将随着技术发展而高速迭代。

5、水下3D摄像系统

《阿凡达2》的主要场景将在水下,影片的大部分拍摄是在一个90万加仑的水箱中进行的。这不是通过电脑制作特效,而是演员们经过训练后在水下穿着表演捕捉服,不带水肺设备,屏住呼吸才得以完成的。

凯特·温丝莱特在接受《好莱坞记者》采访时说:“为了在《阿凡达》中扮演这个角色,我不得不学习如何自由潜水,我最长的屏气时间是7分14秒。”

这部电影以水下场景为主,基本上都是在水下拍摄的,是在一个90万加仑的水箱中进行的,水箱模拟不同的洋流和海洋运动。演员们用一种新的水下表演捕捉形式,将水下拍摄和表演捕捉结合在一起,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,Weta团队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开发了一个新的动作捕捉系统。

任何水下的拍摄都是非常有挑战性的。一方面是设备的水下拍摄性能,另一个方面是因为水的缘故,颜色褪色非常快。蓝色光波长在水下的传播效果是最好的,但通常情况下,水下电影拍摄必须处理红色波长的光,距离镜头每两米就会下降一档光。那么在水下进行动捕就更难上加难了。

团队在这个问题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、创新、想象力和新技术,花了大约一年半的时间来研究如何解决这个问题。

部分解决方案包括用白色小球覆盖在水池表面,防止头顶演播室的灯光干扰表演捕捉系统,同时保证水下的人能够安全地上来。

而拍摄的摄像机也需要能挑战水下拍摄的所有难点。为了解决光线损失和外壳干扰的问题,澳大利亚摄影师Pawel Achtel ACS开发了一个系统DeepX 3D,使用特殊Nikonos水下镜头的RED摄像机。

直接使用“水中镜头”方法的分辨率

这个系统在镜头周围没有外壳,因此避免了畸变,并且没有色差、图像平面曲率和由光学外壳引起的像散(光束不能聚焦于一点,成像不清晰,产生像散。)。DeepX 3D轻便小巧,潜水时重量不足30公斤。系统使用Epic Dragon摄像头。它消除了圆顶端口或外壳,使整个6K传感器的清晰度提高了10倍以上。这也是唯一一个提供超高清质量的水下3D系统。对于立体拍摄来说,还有重要的一点是,它有一个0~75mm的可调节立体底座 (IA),带有一个专利的湿式(潜水式)分束器,可防止失真和分辨率损失。

6K 3D水下摄像系统及其发明者Pawel Achtel

也正是这个系统让《阿凡达》团队第一次能够通过无边框的6K图像捕捉电影摄影的真正美感。

所以《阿凡达:水之道》在拍摄时就选择使用了4k、3D、高帧率拍摄(最高可达120帧、每秒48帧拍摄),透过镜头准确表达故事核心,让观众拥有沉浸细腻的感官体验。

6、虚拟制作与Weta水制作

在虚拟制作方面,《阿凡达》的虚拟制作艺术总监Norm Newberry也是非常厉害的人物,在他40年的职业生涯中创作了许多作品,例如为2004年的《极地特快》等早期动作捕捉电影设计布景,也在《阿凡达》电影中设计彩虹色潘多拉等。这一次在《阿凡达:水之道》中,他与卡梅隆一起帮助开创了数字虚拟制作技术。

《阿凡达》使用真人摄影和动作捕捉,所以布景是数字化的,需要不同的思维方式。导演手持虚拟摄像机观看3D场景,虚拟摄像机直接在他的计算机中生成世界里的指导场景。通过这个虚拟摄像机,导演不会看到现实中的演员,而是看到在CG环境中10英尺高的蓝皮肤CG角色 。

机内CG图像具有视频游戏的分辨率,因此在Cameron完成拍摄和剪辑序列后,WETA公司,再花费数月时间制作最终的高分辨率逼真图像。

Weta艺术家们将潜水服表演者变成纳威人。他们还建造了丰富数字环境,创作了充满动植物的迷人水下世界。根据Weta的说法,这部电影创造了57种新的海洋生物。为此Weta艺术家还向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咨询了珊瑚礁生物学。

《阿凡达:水之道》是WETA公司有史以来最大的视觉特效项目。整部电影只有两个镜头不包含视觉效果。

尽管在水池里进行了长时间的修剪,使用了大量的水,但电影中几乎所有的水都是电脑生成的。在Weta制作的3240个视觉特效镜头中,有2225个与水有关。

为了让潘多拉变得栩栩如生,Weta的团队不仅要成为流体力学方面的专家,还要能够逼真地再现那些复杂的物理现象。用行业术语来说,水的飞溅、晃动、喷射和饱和的方式必须“解决” 。

“大约有1600种不同的主特效模拟”Weta的一位特效总说,“海浪在海洋中的正常流动,海浪与角色的相互作用,海浪与环境的相互作用,沿着皮肤流动的薄薄的一层水,头发潮湿时的行为方式,水下光线的折射率。我们想让它在物理上完全准确。”

作为他们研究的一部分,Weta团队拍摄了数百小时的参考镜头:水面上的风涟漪,海浪撞击岩石,海藻的运动。制作团队还在镜头前做扣篮动作拍打头部,这样团队就可以研究水对卷发的影响。此外卡梅隆自己也为制作团队提供一些深海潜水的参考资料。

这么多水流体,那模拟也需要相当大的时间。有的场景用Weta的系统就花两周时间来模拟水的运动。这还不包括最终渲染所需的数百万个处理器小时。据了解《阿凡达2水之道》所有存储数据总量为18.5PB,而《阿凡达1》只有1PB。可见这个制作量和渲染量有多大。

7、幕后概念设计

卡梅隆创造的这个水下世界并非对现实的复刻,而是加入他天马行空、难以超越的想象,所以观众会看到更为斑斓多元的色彩,看到更多千奇百怪的海底生物……

卡梅隆作为技术狂魔,阿凡达》系列电影也素来被网友称之为“纯粹是为大荧幕而诞生的影片”

单从特效上说,《阿凡达2》的确是一骑绝尘

《阿凡达2》的成功,必将进一步促进人们对于VFX专业的关注。

相关影视
网友评论
 正在加载
返回顶部